关于地下偶像的看法

或许是圈子里的朋友都是地偶厨,导致总有人以为我也是。实际上,认真地说,我不仅不厨偶像,而且还从根本上否定“偶像文化”。 最主要的,与一般艺能人不同的,偶像和粉丝之间的所谓的“羁绊”,在我看来完全是《春物》中的“伪物”,虚伪而脆弱。“又当又立”说得难听,可我觉得形容得十分贴切。 人性总是禁不起考验的,社会总是残酷的,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许多破事,人制定出来的规则大多数时候只是给平民看的摆设,这些规律无论在哪个圈子都适用,并不会因为高歌梦想的粉饰而得以成为例外。 所以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萌萌二次元——就是因为二次元它真的可以很“纯”。作品一经发布,就不再仅属于原作者;二次元中的人事物,也没有一定要和哪个真实存在的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这使得我完全可以圈地自萌。 但另一方面,我却一点也不讨厌将地偶看作一门生意。因为在某种角度下,搞地偶和开咖啡店、卖房子什么的没什么区别——讲好故事,哄骗到下一个大聪明接盘,卷钱出场,你就赢了。如果我真的能想到一个合适的商业计划,而且那时候地偶的大势还没有退去,或许我真的也会搞起来试试。

二元人生

如果人生是一场旅程,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,那么照常理来看,这一定是从“坏”到“好”,从“弱小”到“强大”,从“不如意”到“理想”的过程。 那么仍处于这人生之旅的初期的我,该如何度过这段日子? 是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渴望,整日废寝忘食的拼搏,然后到后期再享受之前奠定的基础?又或许即使是在前期,依然能够找到些什么人生的乐趣和意义? 时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。 还是不会“懂得珍惜”。 在临高考100天左右时,我写过一篇文章,叫《临高考100天,我终于懂得了珍惜》。 我意识到,我总是不满于当下的生活,而在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再回来怀念,这让我很是苦恼。 分析一下,这大概是因为事后回顾时,总比发生时少了这三样东西:长期平淡的煎熬,切身强烈的痛楚,以及命运未知的不安。 所以,我应该以未来的心态来面对现在,换个角度看待现在的苦痛,并加倍珍惜未来我会怀念的事物。 我终于懂得了珍惜? 可是明明,这种悲剧还在一年一年重演,我总是一年一年不断在感叹为什么生活如此不尽人意。 如果我真的懂了,还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吗? 太丢人了,我赶紧把之前的标题改掉了,《临高考100天,我开始懂得珍惜》。 理想的终点在何方? 在大学时,我一直有一种预感——如果我不改变自己的心态,有可能我会一直不快乐下去。 达成了再高远的目标,有再高的知名度、再多的钱,我也不会快乐。 如果不改变心态,总是不满足于当下,而是不断期待着未来,将会永远无法好好享受现在,留下很多遗憾、追悔莫及。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我给自己的答案是这样的: 我本就不应该在意终点在何方,而应该注重于向前的过程。 可能我会定下赚多少钱、有多少关注者的目标,作为前进的动力; 可是我日常努力的重点,不在于实现目标,而是享受这个为目标向前的过程。 具体一点,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,今后我理想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: 去遍各个LoveLive Sunshine的动漫圣地,自己拍摄制作圣地巡礼攻略,或是更多的创意视频; 组个小旅行团,与一群同样热爱着这些事物的人一起玩; 而在这个游览的途中,我可以拍一些Vlog,或者是B站直播此次旅程。 在这样的理想生活中,我会专注于加深对ACG文化的理解,探索更多的视频创意,与同好的朋友一起开心自在地游玩,通过视频和直播,给予别人参考,分享给他们快乐。 这样,我便能够一直做到“享受过程”。 又掉入思维误区了。 之后越来越感觉不对劲。我设想出来的问题,似乎是我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;思考出的解决方案,似乎并不能把我带入设想的未来。 进入大学,终于有机会接触更大的世界,可以去进一步了解自己之前喜欢的ACG文化。这对我太过新鲜,以至于我把它摆到过重的位置了,一心只想在这条路上发展,在意自己在圈子里的名声地位。 假设能过上这样的生活,“不快乐”从何而来? 从自卑情结中来。 时常害怕遭受他人的嘲讽奚落,总是不甘做得比别人不好。 但是,通过学习更多心理学的知识,我可以化解掉这种自卑情结;通过经历更多故事、不断超越自我的日常,获得的充实感也可以将其取代。 我本来就有很多方式来解决,自卑情结的问题对我根本不成问题。 我也似乎并不是像前面说的,在路上时因为一心追赶着前方,而无法好好享受现在,整日不满—— 而是,我甚至还没有踏上这条路—— 因为不知道如何才能启程,而迷茫忧郁。 过去的路走过了,未来的路铺好了,中间呢? 那么,“现在”距离这段“追寻之旅”多远呢? 没办法的啊。大一在通州的分校,地段偏远、设施简陋,什么也干不了。 再等等。大二回到了本校,好像设施还不如分校?而且多了这么多节课,好忙。 …… 再等一个学期?再等一年、两年?要不等到毕业再说? 我又迷茫抑郁了很久,却没有发现,这些都只是借口。 我当时并没有认清,这段“追寻之旅”太过理想,与我眼前的现实脱节严重。 过去的路走过了,未来的路铺好了,中间呢? 中间?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有间隙存在。 一直以为,上了大学之后我就“熬出头了”,可以自由地在这个世界探索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 确实是脱离了父母的管制不假,但是我各方面的思想、知识、技能还并不完备。当我无法做出任何进展,只能不断寻找借口的时候,我还并没有意识到,这其实就是我的认知不完备的问题。 如何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稳定的事业?我根本没有能力得出答案。想要获得,只有不断地摸索、不断地碰壁,慢慢积攒起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。 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,这将占据我人生的一个阶段。而我却曾天真地以为,我能够跳过它,直接就进入“未来”这个阶段。 通透了。 想出了“享受过程”的解决方案,却没有使我的心情得到改善,因为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。 而关键问题,其实我高中时分析得很到位,还是那三个没有改变——命运未知的不安,长期平淡的煎熬,以及切身强烈的痛楚。 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当下的日常堆砌成“追寻之旅”的未来,将爱好发展为可以养活自己的、未来可期的事业。 每日都要接受枯燥的课程,甚至还有作业。面对父母的无理,我仍然要因寄人篱下而只得顺从。 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一定资本的。没有足够的认知,根本无法打破不安,做出合适的人生规划;没有金钱等资本,就只能终日应对枯燥而艰苦的工作,为解决温饱而用尽自己的时间精力—— 那么这些干脆就统称为“温饱”问题好了。 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,才有资格去考虑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。前面设想的出于自卑情结的问题,相比之下根本无关紧要,就应该称为“闲得蛋疼”问题。 通透了。我把这两种问题混为一谈了,过早地去考虑“闲得蛋疼”问题,而“温饱”问题仍未解决。 确实是多虑了。 大学毕业之后,我一个人跑到上海“摆烂”了一年。不工作不学习,通过给二次元同好拍摄宅舞来维持生存,硬是这样混下了大半年。 最初,找我录舞的也是少数,可我也没有抱怨“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这里的知名摄影”;跑活动时,只和之前就认识的几个朋友能打上招呼,可我乐于看到自己的录舞日程越来越繁忙,和朋友聚会的乐趣越来越多。 那段时间,没有应试求职的压力,只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相投的朋友构成的生活,确实符合了我理想的样子。而我也确实如期望的那样,没有对平庸的现状感到不满,而是享受于发展的过程中。 这也印证了,我确实是多虑了。 对设想的“未来”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,当这种“未来”真的到来,我是能够过好我的生活的。 为什么一定是“享受”或是“受苦”? 解决我的问题,想出一个使爱好成为事业的方案,是需要长期的认知的积累的。

一维世界

对抗 初高中时,父母总对我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限制,而我总会做出反制措施。虽然既不是什么开心的事,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过往,不过依然时不时会被父母提起,也可以算是一种特别的回忆了。 初三时,父母限制我使用手机,只有在休息日才允许我玩一会儿。 那时家里有一个移动电视,我就偷偷藏下它,每天晚上事先在电脑上下载好LOL的视频,转码存到移动电视上。 于是每天晚上成了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光。锁上屋门,开出一罐饮料,边喝边看,直到困意袭来,已经睁不开眼却也要坚持看完一集,而后安然入睡。 高二高三仍是如此。父母限制我玩电脑,所以只能利用晚上父母睡去后的时间。 怕开着WiFi被发现,于是另外找来一个路由器,晚上接上这个来用。怕鼠标声音太大被从外面听到,还专门买了一个按键无声的鼠标。 对世界最初的认识 最近看过一个视频,讲到,我们会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行动,而这些行动会让我们收到不同的反馈,根据这些反馈的感知,我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观。 或许,我的世界观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开始建立的吧。 最初,我面前只有6样东西:对抗父母、顺应父母;消极学习、努力学习;追求快乐、承受痛苦。 学生时代,衣食住行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的供养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自然会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。这样,如何对待父母,和如何对待学习绑定在了一起。 而他们一向生活节俭而理念保守。即使我顺应他们的要求,好好学习,我能获得的奖励却仍然是有限的,仍无法像身边的同学一样,富裕而自在地吃喝玩乐;而与他们对抗,挣脱他们的束缚,反而能让我获得更多的自由。更重要而更美妙的是,这一切都能即时体验到。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,快乐和痛苦的反馈,与前两者反向地绑定在了一起。我顺应父母,我努力学习,反而过得并不快乐,那么,我为什么不选择对抗,去追求短期的快乐? 产生冲突这种事,时常使我处于愤恨之中。而且,想想这种生活也挺无聊而可悲的。 我仿佛生活在一个一维的世界里面。 我选择刻苦读书,我偷偷买了个新手机,我要考完试之后通宵玩一天的游戏。 但无论做什么,终究只是“<-不听父母的话-听父母的话->”这一个维度的两个方向的选择。 “学会牺牲” 就只有这样了吗? 与父母对抗,是我得出的短期优解,但我当然感觉这样的生活依然不如意。 临近高三毕业的我期待着,一定还有一个多彩的世界在等待着我。 也确实是在步入大学之后,接触了更多新的事物。 我才知道,原来人生,并不是只有这两个方向的一条路。 我可以脱离父母生活,我可以认识更多的人,我可以去发展我的兴趣爱好…… 这些是更偏向于“听父母的话”,还是与“好好学习”背道而驰?其中获得的是快乐还是痛苦?好像都无法用一维的标准去衡量。 明明还有更大的世界、更多的可能性,如果早些意识到这一点,提前做好准备,境况一定比现在好得多吧。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疑惑:为什么当时我就不肯牺牲一下呢? 家长、老师都在阻止我这样瞎玩,希望我好好学习,为什么我就不肯暂且顺从他们呢? 成绩不佳,表白被拒,莫名其妙的家务,不自由的日常……这对当时的我够绝望的了,我怎么就没觉得“没希望了,我这种辣鸡只能好好听话学习了”呢? 我当时给自己的答案是: 还是因为有些无法割舍的东西,还是因为有些希望。 这是个令当时的我信服的答案。因为到了大学,我的生活仍是如此—— 承受着学习的压力,感到人生很不如意。但我还有对二次元的热爱,还有B站的关注者等等。 如果要我舍弃这一切,去投入于某件我不喜欢做的事,去“牺牲”个一段时间,我仍然是不愿意的。 还是“一维” 现在回想,那时候的思路根本就是错的。设问也莫名其妙,回答也不合逻辑。不愿意做苦累的事本就是人之常情,这才是我不愿意做出牺牲的最大原因。 这本是人生观的问题了,但正是因为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,通过这些思路,我可以大概反推出当时是持着什么样的世界观,这个荒谬的问题才有了些许意义。 为什么我会认为,拥有希望和做出牺牲是冲突的? 说到底,虽然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,而并不只是三条线的重合,可我对自己的路的认知,依然是“一维”的。 我似乎只能在一条路上行进。一旦选择了“学习”这条路,对兴趣爱好的探索、或是与朋友的羁绊等等,这些别的路上的进度将会归零;选择了后者亦然。 可是明明,这是个三维的世界啊。 我并不是一定要只选择一条路走下去,也并不是一定要偏向某一极。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,看待问题也应该以多元的视角。 做出的每一步努力都像是一个三维空间向量,带来的是每一维的数值变化。而这些向量的最终结果,仍然是三维空间上的另一个点。 如果早点能意识到这一点,或许之前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吧。 折中的路 初中幻想成为英雄联盟的职业玩家,而临近毕业也没有打出什么成果,只好在中考穷尽三年所学,以515分(满分540)的成绩考入一个普通的高中。 高中也有过些不切实际的想法,然而还是去认真备战高考,而在当时有些算是“不务正业”的编程,也助我受到分数优惠进入了更好的大学。 大学甚至想休学、想自己一个人去外地打工,直到现在也是,既没有顺着自己一时的冲动而行动,也没有刻苦地沿着被铺设好的成功轨道。 随着成长,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规律。似乎每一次重要的人生关卡,我选择的都是“折中的路”。 现在看来,这明明就是理所当然的啊。 即使认知有限,但对于人生大事,肯定也是咨询了亲友师长,综合多方面考虑做出的决策。 这样在三维世界中存在的一点,如果硬要以一维的视角去观测,那么这个点在一维的投影,一定是落在中心附近的。 三维世界 大学的学业,虽然和自己的爱好关联不大,但是为了对父母有个交代,以及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,还是需要维持一个说得过去的成绩; 摄影是自己喜欢的事,但是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一定会很艰难,只要保证学习不落下,父母还是会给予支持的。 …… 或许,我本是有处理好一切的可能性的。 如果能早点意识到面前表象的一切背后的原因,能早点想出一个与社会达成合作的解决方案,或许我人生的各方面都能进行得顺利得多吧。 我用了很久,才发现本以为是一维的世界里,竟然有那么多三维的点。好像一个生于地下的人第一次眺望星空。 而如何才能把这些点连结起来,绘制成我自己的人生轨迹? 这将是一个比“发现”更难的问题了。

《仙王的日常生活》偏离了龙傲天主题的混沌缝合怪

看完最大的感受是,混乱。 整部作品主要想表达什么?拥有惊天的能力、但是只想过平静的生活的男主王令的日常?可以。 第一季前半是围绕学园日常展开的若干小故事; 后半的几集集中讲了灵剑大会上的故事,影流之主混入其中设法暗杀孙蓉、六十门与五十九门斗智斗勇赢取比赛; 第二部继续从新学期的日常开始,由于王令有意无意的干预,暗杀孙蓉失败等一系列事件,彻底引发了人界和妖界的矛盾,最终战以王令以及人类的完全胜利收场。 这样的剧情安排,无论是单看第一季和第二季,还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,都是合理的。 可是在这基础之上,非要去融合一些无关的元素,就有些生硬了。 从入学时高傲的大小姐,到灵剑大会上心系同伴、甘愿做出牺牲的成长,确实使孙蓉这个人物形象饱满了许多。然而大篇幅对此进行描述,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?孙蓉的成长、陈超的舍生取义顾全大局,没有对王令造成任何影响,终究还是男主孤独、无情地拯救世界的故事。 第一季第14话,孙蓉被杀,王令暴走,试图重启世界以拯救孙蓉,却只是创造出了另一个没有她存在的世界,在重复的日常事件中感受着莫名的空虚;而这时孙蓉意外醒来,得知情况后反过来去拯救王令;成功将王令拉回来后,两人了解到,时间倒回可以使一切回到正轨,但孙蓉将会不存在这段记忆……仅就这一段剧情,以及相应的作画,甚至ED画面中孙蓉消失的细节,可以说是满分。 但是!将这段融合进整体剧情中,确实是完全的失败!最后那句“我只希望,世界和平”出口给我看傻了,这TM啥啊? 我从小遭受误解和冷落,现在终于有一个人来熔化我的心锁,在交汇的世界中,我和她已然许下超越时空的约定——然而实际上我不为所动,只想做一个孤独的仙王? 我为了她情绪失控,差点毁灭整个世界——然而实际上我不为所动,并且只希望世界和平? 看B站评论,很多观众对第二季的评价急转直下,就是在第7、8话播出时。前一秒还工蜂精神,后一秒就卖女儿?就算设定给孙蓉自愿的也好啊,目睹家族企业破产后员工失业乃至家破人亡的境遇,突然意识到她一家背后是千万家,享受的特权和承担的责任是一体的,这样也和工蜂精神并不冲突——明明动画中也交代了是自愿的,为什么前面还要设定那段孙家父母的劝导,把人设搞崩啊?! (虽然即使修改了,又回到了上面说的“这样刻画有什么用”的问题了,但总比剧情自相矛盾、人设崩塌好吧。) 第8话莫名其妙就到了灵剑艺术大会了。虽然作为日常事件,零散一些是正常的,但是这个跳跃未免过大。开头设计一个孙蓉、陈超劝诱,王令不情愿却只能硬陪着的铺垫不好吗。 最后一话妖界入侵,孙蓉鼓动人类奋起反抗的段落,评价情绪渲染得如何也没有意义了。无论如何,偏离了原本的龙傲天的主题,强行唱响人类勇气赞歌,这里都是一个败笔。 一言以蔽之,硬缝! 明明是爽文的设定却不好好写,非要把各种或搞笑或煽情的元素融合进去整个大杂烩。 有评论说,这部番不是简单地抄袭了《齐木楠雄的灾难》,是见谁抄谁,究极缝合怪。《齐》之外的疑似被抄袭的动漫我并没有看过,即使将这部番的全部视为原创,实际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。 也有评论说,动画被魔改了很多,原作的抄袭才是真的严重。那动画的导演和编剧真是辛苦了。确实除了王令、孙蓉、陈超的人物设定和灵篆的设定之外,我并没有看出其它的抄袭痕迹。 其实原本从第一集就有点看不下去,那些玩梗“出戏”的过于多了,未免看着有些尴尬。 干脆面的软广,不知商业效果如何,但确实十分影响观感。 B++、烫烫烫、两仪码、栈溢出这些码农的梗,缝得还是挺有意思的。 大爱取景地重庆!通往星空的轻轨美爆了。 要说打分的话—— 剧情方面:混乱的剧情50分,一定程度的抄袭-10分,不当玩梗-10分,软广影响观感-10分,总计20分。 制作方面:画面基本精良80分,第一季第14话男主的暴走表现力很强+10分,女主可爱+10分,少部分台词棒读-10分,总计90分。 平均55分,按照B站五分制换算,给3星评价。 只能独自感叹可惜。 看完《齐木楠雄的灾难》,通过评论得知了这部国漫,本打算抱着看乐子的心态看看走人,结果因为觉得女主孙蓉谜之可爱,不知道为什么就特别吸引我,于是把完结的这两季全看完了…… ED第一幅画面好美,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……这或许是中国式的人物形象、环境、文化背景所带来的,特有的共鸣? 动画的制作还是颇为精良的。再多一些原创成分,再打磨一下剧情,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——亏我对孙蓉这么上心。

因准备留学而产生的想法

3、4月准备春招,6、7月准备留学,借这两个机会,思考了很多自己的人生规划的问题。 太长不看的总结 认清了自己是个没有一技之长、没有梦想、没有规划的废物的事实。对什么都感兴趣,又对什么都不精通;没有什么一直特别渴望去做的事,没有为什么投入一切的决心,没有受到过什么深切的感动;本科已经毕业了很久,还没有做好对进路的安排。 综合考虑自己的性格喜好、遗传因素、家庭社会责任等方面,我选择以高校教师为职业,希望教影视、数媒相关的内容。彻底放弃了IT职业生涯,当码农、给资本家打工是不可能的。 我还是会进行自己喜欢的,影像、游戏、音乐、文字方面的创作。但我不打算进入相关企业,不考虑商业问题。 近几年的规划是这样:我要去日本留学。日本解封之前先在国内混日子(半年左右),不找工作,家里蹲;一解封立马跑路,到语言学校继续混着申请大学院(半年-1年半);大学院混到博士再回国搞事情(5年)。志愿校是日本美术御三家加上一个东京学艺大学。 我是废物!摆烂!开摆啦! 我时常为无能的自己而感到痛苦—— 在这个青年才俊辈出的时代,我却像一个巨婴一样,初中时对人生、对世界完全没有任何思考,直到高中时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,直到大学才在兴趣领域上进行尝试。 然而无论是IT还是摄影,都学艺不精,没有什么作品或是资格可以证明自己。 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,却也没有为自己的热爱付出一切的决心。 脱离父母供养,把兴趣作为自己唯一的依靠,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,我也不能接受。 大三大四,别人都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划,在备考研究生或是投简历求职的时候,我完全没意识到这些问题,还在各地随心飞瞎玩。 终于有一天,我悟了—— 哈哈!我就是废物! 当我这么想的时候,我仿佛拨云见日茅塞顿开,我感觉所有矛盾的地方都说得通了,一切问题都解决了。 我好像发现了问题的本质—— 能力低下等等问题不是我痛苦的本源,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才是。 没有放弃一切追逐梦想的勇气,但还是有摆烂的资本。 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,不够让我只顾玩乐,但至少给我了不需要去拼命的资本。 父母给予了我北京的户籍及房产车产,各自享受着比一般一线城市打工族的工资还高的退休金,使得我只需找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,而没有其它方面的压力。 我不需要把工资的相当一部分用来付房租、或是房贷,更不需要提升自己资质以便在大城市落户,也不需要承担父母的养老成本。 形象一点的例子,别人在超一线城市大厂996,每月拿1万,3000付房租、2000寄回家;我随便找个摸鱼的工作,每月拿5000自己花,这不香吗?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都在事业单位干到退休。受此影响,如果一定要当一个打工人,那我优先考虑的也是为国家、为社会打工。 至少这样,能让我获得一些,我在做有意义的事的感觉。 计算机专业前途光明,为什么不继续学计算机,进入IT行业? IT并不是我想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,我还有别的事要做。 进行创作,尤其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创作,真的会让我产生一种……使命感。 我愿意以此为终生的事业,不断学习进取,不断发布优秀的作品,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…… 然而在IT上,我完全找不到这种感觉。想象一下找一份IT的工作,将自己今后的大半人生投入到IT领域——我会产生一种强烈的,人生特别不值得的感觉。 谈论值不值,这种价值观肯定会因人而异。但至少就我现今的价值观,并不会为掌握计算机技术而感到充实快乐。 虽然IT行业仍然是最热门的,但这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。 为什么大家会普遍觉得IT行业好?一方面工资高,一方面好就业。 我并不需要IT行业的高收入。 我不是说,我不需要工作挣钱,而是不需要IT相比其它行业多出来的那部分钱。具体情况已经在上面解释过了。 说到“好就业”,我想必须要先讨论一下“好就业”的定义。在我的理解下,这是“因为需求量大,所以即使能力一般,也可以较容易地找到工作”的意思。 这样说的时候,我已经感觉自己被视为一个能力一般的人,仿佛给我一份工作就是对我的恩赐了。 不是这样。在求职前,我会努力考上一个好学校,并精心打造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,以保证相对于其他人的竞争力。 我一定会选择去努力争取自己喜欢的工作,而不是退而选择一个难度低而自己毫无兴趣的工作。 我并不擅长计算机技术。 从初中以来,我就不擅长数学和物理。同家长和老师说起的时候,总会被说“以后想搞编程?那你数学得学好啊”。 那个时候,我还完全想象不到这两门学科与计算机的联系。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,越来越能够理解,计算机的底层果然是数学和物理,也就越来越发现自己相对于别人搞计算机的劣势。 算法更是我的一大噩梦。高中时啃C、Python等语言的入门书,书中的示例代码都够我琢磨半天的。高三参加NOIP,教辅资料上什么贪心算法、动态规划更是一个字都看不懂。 大学里数据结构与算法课,也是抄别人的代码混过去的。临近毕业之时的求职,终于又面临了算法的难关。LeetCode看了一些算法题仍然一知半解,各家公司的在线笔试的编程题几乎都做不出来,分别都止步海选。 那我还能干什么? 我发现答案近在咫尺——参考我的父母就好了。 研究啊!教学啊! 去研究别人创造出的东西,去把它们教给初学者。 我的父亲,搞城市规划、生态环境的研究。我的母亲,搞世界文学、比较文学的研究和教学。 这样,为什么无论是做一个理工科技术人员,还是做一个商业创作者,我都做不好,就能说得过去了——我父母都不是搞这些的,我更不具备相关的天赋。 我很享受把艰涩的知识简化、用更友好地方式表达、以至于零基础的初学者也能看懂的这个过程。 并且教书育人,确实是能让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,很直接的方式。 我并不感觉我有什么艺术的天赋,做不到时常凭空想象出很多有创意的东西。 但我也不想因此放弃。我感觉,创作,还是需要阅历的沉淀的。 等我不断经历各种方面、不同深度的故事,总有一天,我会觉得必须要表达点什么,创作的灵感会迸发而出。 单凭创作谋生,肯定是做不到的。但如果以这方面的教学为主业,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技术和灵感,我认为是很好的出路。既可以满足生存需求,也可以规划出一条有成长性的、不至于一眼望到头的职业生涯。 只剩下日本留学一条路了 大学毕业后的进路,归类起来无非升学和就业。 不考虑兴趣,国内考研,而后国企就职,应该是最适合我的条件的、最平稳的路。 考研本应是在大三大四就开始准备的事,我现在开始备考、报名什么的肯定来不及了。 我本来成绩就不是很好,而我不擅长的数学、政治这种学科还是必考项。 更何况近年来考研是越来越卷。 而就业,找什么工作?IT,还是影视? IT,因为不擅长算法,以及其实其它方面的基础知识也并不扎实,我感觉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。 而影视,本来这个行业就几乎没有缺口了,我一个非科班出身的,没有人脉,很难混出来。要么先进组打杂个几年,要么去拍抖音,我肯定是都不愿意的。 出国刷个学历再回来?如果是欧美国家,一年学费动辄几十万,我家是负担不起的。 再看日本,虽然一所所学校单独考试很麻烦,并且从世界排名来看性价比很低,但这是我勉强能尝试的唯一出路了。 混,在国内混,在语言学校混,混就完事儿了 我所报名的语言学校,学费每年75万日元,每月62500日元(3750人民币)。 众所周知,日本留学生的打工时长有28小时的上限。如果按照东京最低标准1100日元:

器材老法师的折腾之路

记录一下自己折腾器材的故事。 当器材党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。对于我折腾器材的经历和想法,大家完全可以当乐子看。 长期更新。 千万别看我换了这么多而说我富。恰恰相反,正是因为穷,才这么折腾。 因为我的钱不够支撑我长期持有一套器材,只能买了用完又卖。 器材选择是个主观的事,文中对器材相关的客观描述,如有瑕疵,还请见谅。 全文可能会很长,善用目录。 [TOC] 镜头 SONY 55mm F1.8 ZA 我的第一个镜头是SONY 55mm F1.8 ZA。 购入 计划买自己的第一台相机,该配什么样的镜头呢?那时我什么都不懂,我的选择方法就是看B站评测,哪个广受好评就买哪个。 补了相关知识以后,我确定了两只镜头:腾龙28-75mm F2.8,以及索尼55mm F1.8。首先把后者买了下来。 刚拿到机器和镜头的那个学期,因为学业繁忙,学期内都没怎么拍照。等到可以拿出来拍照的时候,已经是寒假了。 出手 带着它去了两次漫展,逐渐感觉它存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。 55mm,这本应是一个万能的标准镜头,但是在我这里,拿它拍什么都很尴尬。 想拍舞台照,漫展的围栏总是拦在离舞台很远的位置,拿标准焦段根本拍不到。 学习了一些人像摄影的知识。虽然仍学艺不精,但是隐隐约约感觉自己想拍的还是那种……环境人像。那样的话,35mm甚至24mm的焦段会更加常用。 镜头 SONY 85mm F1.8 不对,我好像搞错了什么。我想要个长焦是因为够不到舞台,买个能够到的就得了,我不是必须要素质好的啊! 镜头 SONY 16-35mm F4 ZA 购入 画了个思维导图,使得我对自己器材的需求更明晰了一些。 拍视频的话,主要需要一只广角变焦镜头,而不必过于在意画质问题;摄影方面,拍风光也需要低至16mm的广角,并且相对于人像,对大光圈没有那么大的需求。 所以第三个镜头换了SONY 16-35mm F4 ZA,它能满足我几乎全部的视频拍摄需求,和一部分的摄影需求。 出手 梦幻岛漫展,手里只剩这个镜头,拿它凑合拍了人像。这次经历使我十分难受,当天一怒把镜头挂了闲鱼。 两天后,去机场给七七录SKY JOURNEY,尝试了独脚架+稳定器+16-35mm广角当成小摇臂,录完回家就出手了。 镜头 Loxia 50mm F2 第四个镜头选什么?很纠结。理性来看,16-35mm F2.8 GM再加一颗标准或长焦的定焦,是比较合适的选择。可那时候我莫名产生了一种对“私房之眼”的信仰,特别想要24mm F1.4 GM。 要不这样吧,暑假前的几次拍摄,无非录舞、拍漫展场照、棚拍cos正片,可选的SONY 24-105mm F4 G、腾龙 28-75mm F2.8,我分别收二手试试再出掉不就得了嘛。以后在闲鱼得看好点,免得亏损太多。 使用 等面交、等拍摄的时候内心十分激动,比之前收那些镜头激动得多,可能因为以为手动“好玩”吧。 终于有机会拍了,约七七周五在学校拍体操服花阳的cos,熟人也不用不好意思对焦太慢。 实际尝试才发现,手动对焦太特么难了! 拍每张照片,必须先确定构图,然后一次放大对焦在头上,二次放大对焦在眼睛附近,最后返回原始大小看看有没有手抖导致构图改变,才能按快门。一旦我或者对方移动一下,那就重新来吧。 镜头 SONY 70-200mm F4 G 然后收了一个70-200mm F4 G。
0%